乳酸糞腸球菌處理油菜秸稈與皇竹草青貯混合料對錦江黃牛生產性能及養(yǎng)分消化率影響
摘要:試驗旨在研究乳酸糞腸球菌處理油菜秸稈與皇竹草青貯混合料對錦江黃牛生產性能及養(yǎng)分消化率影響。試驗選用選擇體重范圍450±30Kg,發(fā)育正常,健康無病的錦江黃牛公牛共90頭,分6組,每組15頭,分別飼喂6種不同的粗飼料,試驗期2月。在飼養(yǎng)試驗結束后,統(tǒng)計生產性能指標,選擇效果最好和最差的2個組進行消化試驗,測定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消化試驗的試驗牛喂健康、體重為450±30±47.76kg的錦江黃牛生長公牛8頭,每組4頭。結果表明:(1)試驗Ⅰ組的干物質采食量、日增重最大,料重比最低,即按照油菜秸稈∶皇竹草=3∶7,添加150mg/kg乳酸糞腸球菌制作的混合微貯料飼喂錦江黃牛效果最好。但是無論是采食量、日增重還是料重比,各種差異均不顯著(P>0.05)。(2)乳酸糞腸球菌處理油菜秸稈與皇竹草的微貯試驗組的干物質DM、有機物質OM、能量GE、粗蛋白CP、中洗纖維NDF、酸洗纖維ADF的消化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上述結果提示:在本試驗條件下,在油菜秸稈與皇竹草按照3∶7混合,并添加150 mg/kg乳酸糞腸球菌進行微貯,可提高其GE、DM、OM、CP、NDF、ADF的表觀消化率。促進錦江黃牛生長和生產性能的提高。
0 引言
為了充分開發(fā)油菜秸稈這一寶貴資源,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不同添加量的乳酸糞腸球菌及以不同比例油菜秸稈與皇竹草進行混合青貯,對其混合青貯料的品質有較大影響。本試驗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旨在探討不同水平微貯制劑處理油菜秸稈與皇竹草對錦江黃牛生產性能影響,為充分科學利用油菜秸稈,發(fā)展肉牛養(yǎng)殖業(yè)提供技術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油菜秸稈與皇竹草混合微貯料的制作
油菜秸稈在江西當地選購,皇竹草在高安市裕豐農牧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種植。利用前期研究中得出的油菜秸稈與皇竹草4種適宜的混合微貯模式,采用包膜微貯方法制作混合微貯料。先將油菜秸稈和皇竹草分別進行揉搓,然后按照表1將菜秸稈和皇竹草進行混合,并添加乳酸糞腸球菌,打包,微貯40d。
1.2 試驗牛及分組
選擇體重范圍450±30kg,發(fā)育正常,健康無病的錦江黃牛公牛共90頭,分6組,每組15頭,分別飼喂6種不同的粗飼料(見表1)。試驗期2月。
1.3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于2013-08-20~2013-10-20 在高安裕豐農牧有限公司肉牛養(yǎng)殖場進行。試驗牛飼養(yǎng)于同一棟牛舍同列牛欄內,采取小欄散養(yǎng)方式,專人管理。飼喂試驗飼糧,日喂2次,精料飼喂量為每天每頭2kg,混合青貯了自由采用,其飼喂量根據體重及采食情況及時調整,自由飲水。
1.4 消化試驗
在飼養(yǎng)試驗結束后,統(tǒng)計生產性能指標,選擇效果最好和最差的2個組(見表2)進行消化試驗。試驗選在高安試驗站進行。選用健康、體重為450±30±47.76kg的錦江黃牛生長公牛8頭,隨機分為2組,每組4頭。各組試驗處理設計如表1。
試驗為期15d,其中預飼期為6d,正式期為9d。各組試驗牛采用定點定位飼養(yǎng)。試驗前對每頭牛用長效雙威進行驅蟲1次。自由采食和自由飲水。在試驗前1周,確定試驗牛采食量。每天于早上6:30 和下午14:30分2次飼喂,采用先粗后精的方式飼喂,精粗比為4∶6。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3。
采用全收糞法收集糞便,連續(xù)收試驗期的后5d糞便,準確稱重。每天準確取10%的鮮糞用作糞樣, 加入1/ 4 糞重的10% 的硫酸溶液固氮,混均后在65℃烘箱中連續(xù)烘48 h 至恒重, 回潮, 成風干糞樣。將風干糞樣經40目篩粉碎制成分析樣品, 并注明日期和動物編號, 供實驗室分析用。
1.4 測定指標和方法
1.4.1 生產性能
于正式飼養(yǎng)試驗開始和結束時,07: 00 開始進行空腹稱重,記錄并計算平均日增重( ADG) 飼料消耗量,計算干物質采食量及料重比。
1.4.2 養(yǎng)分的消化率測定
按照常規(guī)方法測定飼料樣和所采集糞樣的干物質(DM)、有機物(OM)、能量(GE)、蛋白質(CP)、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含量,計算各營養(yǎng)成分的表觀消化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養(yǎng)分的消化率%=(飼料樣中某養(yǎng)分的含量-糞便樣中某養(yǎng)分的含量)/飼料樣中某養(yǎng)分的含量×100%
1.5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Excel 2003和Spss16. 0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檢驗,結果均用平均值±標準誤來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產性能測定結果
從表4可見,試驗Ⅰ組的干物質采食量、日增重最大,料重比最低,而對照Ⅱ組的的干物質采食量、日增重最小。無論是采食量、日增重還是料重比,各種差異均不顯著(P>0.05)。因此,以試驗Ⅰ組即按照油菜秸稈∶皇竹草=3∶7,添加150mg/kg乳酸糞腸球菌制作的混合微貯料飼喂錦江黃牛效果最好。
2.2 消化率測定結果
乳酸糞腸球菌處理油菜秸稈對錦江黃牛對營養(yǎng)成分消化率影響測定結果見表5。
由表5可見,微貯試驗組的干物質DM、有機物質OM、能量GE、粗蛋白CP、中洗纖維NDF、酸洗纖維ADF 的消化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生產性能及消化率是反映飼料質量優(yōu)劣及營養(yǎng)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重要指標,與飼料的組成、質量及加工處理方式密切相關。微貯是青粗飼料一種常用的飼料加工方式,能改善青粗飼料的適口性,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惠小雙(2013)[55]報道了發(fā)酵可提高羊對玉米秸稈的干物質表觀消化率,有助于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張宏福等(1998)、賈小翠等(2011)[56]]報道了黃貯可提高綿羊對玉米秸的粗蛋白食入量,降低粗蛋白排出量,提高粗蛋白表觀消化率,于秀芳等(2008)也有類似的報道。本試驗結果表明:油菜秸稈與皇竹草按照3∶7進行混合,并添加150 mg/kg乳酸糞腸球菌進行微貯40 d后,其干物質DM、有機物質OM、能量GE、粗蛋白CP、中洗纖維NDF、酸洗纖維ADF的消化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上述報道結果相似。這是因為:一是油菜秸稈與皇竹草通過微貯,不僅能改善飼料的適口性,而且通過微貯發(fā)酵后,可使原來飼料中難以消化的纖維素轉化成糖,故可提高動物對微貯飼料的纖維素消化率;二是微貯添加了乳酸糞腸球菌。乳酸糞鏈球菌,不僅是人和動物腸道中常見的正常菌種,還用于改善食品、飼料的質量,屬于腸球菌中的一種,是兼性厭氧的乳酸菌,它在國外飼料行業(yè)中已普遍使用。乳酸糞鏈球菌能分泌的乳酸為L型乳酸,可全被動物吸收利用,乳酸糞鏈球菌可分泌抗菌肽,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對沙門氏菌、致賀氏病和假單孢菌都等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使動物腸道健康,減少動物腸炎等疾病的發(fā)生,從而促進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提高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
4 小結
在本試驗條件下,在油菜秸稈與皇竹草按照3∶7混合,并添加150 mg/kg乳酸糞腸球菌進行微貯,可提高其GE、DM、OM、CP、NDF、ADF的表觀消化率。促進錦江黃牛生長和生產性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家迎,王燦宇,包淋斌,龔劍明,瞿明仁.乳酸糞腸球菌對錦江黃牛生長性能及養(yǎng)分消化率的影響[J]. 江西飼料, 2014(3):1-3.
[2] 王福春, 瞿明仁, 歐陽克蕙,等. 油菜秸稈與皇竹草混合微貯料瘤胃動態(tài)降解參數的研究[J]. 飼料工業(yè), 2015(11):51-55.
[3] 王燦宇, 付戴波, 包淋斌, 等. 乳酸糞腸球菌對錦江黃牛免疫功能及糞便菌群的影響[J]. 飼料研究, 2015(7):36-35,56.
[4] 鄔向東,劉明珠,包淋斌,等. 乳酸糞腸球菌對常用抗生素耐受性及腸道致病菌抑制作用[J]. 飼料研究, 2013(8):83-84.
基金項目: 公益性行業(yè)( 農業(yè))科研專項(201303143)、國家肉牛牦牛產業(yè)技術體系(CARS-38)。
作者簡介: 許蘭嬌( 1981—) ,女,江西臨川人,博士研究生,從事肉牛營養(yǎng)與飼料研究。
* 通訊作者: 瞿明仁,教授,博士生導師。
收稿日期:2016-09-26
- 上一篇:欽州市水產畜牧獸醫(yī)局開展“生態(tài)養(yǎng)殖”春季大行動啟動暨現(xiàn)代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培訓班 [2017-04-16]
- 下一篇:柑橘渣的功能及其在豬生產中的應用 [2017-04-15]